全城7x24小时免费上门,您的生活服务帮手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地板打蜡

两轮新玩法“网约摩的”上线, 单人出行新选择, 合理化运营很重要

发布日期:2025-05-25 05:16:20 浏览:37375

“摩的”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称谓,它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2015年前后慢慢淡出了大众视线,70后和80后都有过乘坐经历,但00后和10后可能并未体验。

在我尘封已久的记忆中,“摩的”的辉煌不亚于穿梭在重庆街头的黄色法拉利,它从“黑车”到正规化,再到后来的被取代,可以算是一个时代的记忆。

近日,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“网约摩托”已正式上线,有多个平台和多个城市正在试运营。这预示着曾经的“摩托佬”将重新上岗,两轮摩托又有了新玩法。

摩托车凭借其强大的机动性,一直以来就有它的通勤优势,但因为汽车的普及,电动车的崛起,它的江湖地位现如今极为尴尬,市场保有量早已大不如前。

整个行业为了寻求发展,为它贴上了娱乐化和个性化的标签,让其从原来的代步工具晋级为了休闲玩具。

但不管它的定位和功能性如何变化,其显著亮点仍然是高效的通勤能力,尤其路况越堵它的优势就越大,并且很适合高密度区域内的走街串巷。

也是基于此,有眼光的资本大佬,推出了正在萌芽中的“网约摩的”,它可以解决你短距离通勤“打车难、耗时长、价格贵”的痛点,让两点一线之间的单人出行变得更高效,无疑是一个新的选择。

这种新鲜模式长远来看肯定大有可为,但合理化运营很重要,它既要保证乘客的安全,还要高效规划路线,最主要必须节省单人出行的时间和金钱成本,如若不然大概率又是昙花一现。

据悉,目前上线的很多“网约摩的”也在积极探索合理化运营的方式,在确保乘客安全、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,会最大程度缩短出行时间和付费成本。

某“网约摩的”初步收费规则为,起步价6元/前2公里,随后每增加500米加收0.8元。而其他平台也是类似逻辑,只不过还融入了出租车的分时定价原则,白天比晚上要便宜。

当然“网络摩的”也引发了某些群体的不满,有人认为它会抢出租车的饭碗,也有人表示即便平台有相应的规则,但乘坐人员的安全依然无法保障,毕竟它对“摩的”师傅的驾驶技能有较高的要求,如何做到“既快又稳”很值得探讨,不能把驾驶证当成唯一准入门槛。

另外,目前国内一些城市对于摩托车并不是很友好,所以“网摩的”要想全国推广仍有较大难度,这是很考验运营者智慧和能力的一件事情。

最后,推荐三类比较适合“网约摩的”运营者选择的车型,它们分别是弯梁车、踏板车、自动挡巡航车,这类车型操作上相对比较简单,并且油耗也不会太高,最主要后座乘坐人员上下车会比较方便、舒适性也会较好,尤其是后两类车型素有“移动沙发”的美称,所以有想法的话就可以关注一下。那么问题来了,你会为“网约摩的”买单吗?